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含义是什么(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什么意思)
时间:2023-09-03 19:28:28来源: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含义是什么?
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。
也比喻不经过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或取得重大的成功。
出处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
“超曰:
‘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
当今之计,独有因夜以火攻虏,使彼不知我多少,必大震怖,可殄尽也。
’”
例句
中国人有一句老话:
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
”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,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。
近义
亲临其境
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什么意思?
意思:
焉:
文言疑问词,表示“哪里”、“怎么”。
不进老虎洞,怎么能捉到小虎崽子?
比喻比喻不亲历险境,就不能取得成果。
也比喻不亲历实践就不可能得到真知。
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哲学原理?
这是风险和利益的关系,利益越大,风险就越高,这两者之间几乎呈正相关!
深入虎穴,就是冒大风险;得到虎子,就是获取了极大的利益。
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,往往成为那些为获取暴利,而甘愿冒极大风险的人的口头禅,表示其必欲一试的决心。
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!为了一个利字,有些人不顾性命,以身试法,到头来,恐怕虎子没看到,倒成了虎口之食。
这又是何苦来哉!
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梗概?
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
东汉明帝时,班超同匈奴打仗,立了大功,于是皇帝便对他委以重任,派他出使西域。
班超先到了鄯善国。
鄯善国王知道他很有才干,对他十分敬重。
但过了一些时候,国王却对他怠慢起来了。
班超感到形势不妙,便召集同行的三十六人研究对策。
他分析当时的情况,说:
“最近,鄯善国王之所以对我们冷淡,一定是北方的匈奴派了人来联络,使国王犹豫起来,不知道应该和谁修好。
我们已经处于很危险的境地了。
匈奴人才来了几天,鄯善国王对我们的态度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,说不定再过些日子,他就会把我们绑起来统统送给匈奴。
那样,我们的骨头就要被豺狼吃掉了啊。
大家说该怎么办呢?”同行者异口同声地回答道:
“不管是死是活,我们都听你的!”班超十分激动地说:
“对!不进老虎洞,就得不到小老虎。
现在唯一的办法,就是今天晚上去杀掉匈奴派来的使者。
只有这样,才能使鄯善国王归顺汉朝。
”
于是,班超和属下在晚上发动突袭,一举消灭了匈奴派来的使团。
第二天,班超便提着匈奴使者的脑袋去见鄯善国王。
国王大吃一惊,马上表示愿意和汉朝永久友好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