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山再起最初指的是谁(请问东山再起说的是哪位历史人物)
时间:2023-08-30 08:58:35来源:东山再起最初指的是谁?
东山再起最初指的是东晋太傅谢安
“东山再起”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,其与一个人一座山有关,这个人就是东晋太傅谢安,这座山就是南京江宁区的东山。
“东山秋月”曾是南京著名景观。
夜登东山,北望城阙,万家灯火。
向南,沉沉乡野,绵延无际。
秦淮河在山脚无语流淌。
朦胧月色中,凭吊遗迹,往日楼台如海市蜃楼般浮现眼前,似有高人在庭中弈棋,似有雅士在凭栏放歌。
请问东山再起说的是哪位历史人物?
东山再起说的历史人物是谢安。
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,这个成语出自《世说新语》,指谢安辞官归隐于东山之后再次出仕做官,意思是一个人在失势之后重新得势,多用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到原来的实力,是一个褒义词。
东山再起全诗作者?
东山再起的典故出处是《晋书·谢安传》。
指的是东晋的谢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。
因为谢安久居东山(当然不是海南的东山岭),所以称为“东山再起”。
与东山再起有关的古诗:“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。
”
出自《题乌江亭》
唐代·杜牧
胜败兵家事不期,包羞忍耻是男儿。
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。
东山再起成语故事主要内容简短?
1、“东山再起”成语故事
东晋名士谢安,天资聪颖,从小就才学过人,而且写一手好字。
谢安虽很有才学,但无意于做官。
起先,他在司徒府里著作郎,没多久便以有病为由辞官回到会稽。
后来,扬州刺史庾冰慕名来找他,请他到扬州做事,他也不愿去。
庾冰几次派人来催他不得已,只好赴任。
但只过了一个多月,他就找个借口回来了。
不久,吏部尚书范汪举荐他为吏部郎,他也坚决拒绝了。
谢安隐居在会稽的东山,与当时的名士王羲之、孙绰等人交甚密。
他们一起游山玩水,写诗作文,很是悠闲。
他常坐在山中的石窟中,面对着峡谷大川,悠然叹道:
“我这样的生活离古代的隐士伯夷又有多远呢?”
这时,谢安的弟弟谢万当了西中郎将,很受朝廷重用。
但他的名气还是没有谢安大,人们都认为谢安是治国平天下、辅佐君王的大才。
谢安的妻子见谢万当了官后,家门富贵,而谢安却安于平淡的生活,就对他说:
“大丈夫不求功名,不求富贵,还求什么呢?”谢安仍不为所动。
不久,谢万被罢官了,谢安为了挽回谢家日趋衰微的地位和声,萌发仕进之意。
那时,他已四十多岁了。
恰好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他出任司马一职,他就接受了。
在他要上任的那天,许多朝廷命官都来为他送行。
有个叫高崧的官员和他开玩笑说:
“你过去多次违背朝廷旨意,不肯来做官高卧东山,悠闲得很。
今天你到底出山了。
”谢安听了,感到很羞愧。
谢安官至宰相,在淝水之战中,他指挥有方,以少胜多,打了大胜仗。
谢安功绩卓越。
那时朝廷内部的和睦状态出现危机,晋孝武帝整天饮酒作乐,不理朝政,并重用同母弟会稽王司马道子。
司马道子也是一个整天只知道喝酒的酒徒,专横跋扈,合力排斥、陷害谢安。
谢安为了躲避灾祸,外出镇守广陵的步丘。
谢安虽然在朝廷处于依附的地位,但是当年在东山立下的游山玩水的志向始终没有泯灭,经常从言语和神情中表现出来。
2、“东山再起”出自唐·房玄龄等《晋书·谢安传》。
这则成语意思是指再度出任要职,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。
